《表2 2000—2015年金钱河流域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指数》

《表2 2000—2015年金钱河流域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指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秦岭金钱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类型水平上对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可以明确不同的景观类型的景观动态特征及其对整个景观类型的影响[8]。由表2可得出以下结论:(1)从LPI指数来看,2000—2015年林地和水域的LPI指数均较高并且持续增大,表明林地与水域在研究区中始终保持较大的优势且该优势有扩大的趋势。未利用地、建设用地、耕地的LPI指数表现出减少趋势,表明未利用地、建设用地、耕地在研究区中的景观程度降低。(2)从NP指数来看,未利用地、草地、水域和耕地的NP指数也有所减少,其中未利用地的NP指数减少程度最大。表明未利用地、草地、水域、耕地的破碎度降低,趋于有序、集中分布。林地与建设用地的NP指数出现增加,表明林地与建设用地相对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来说,破碎程度较高,表明人类对其干扰程度大。(3)从IJI指数来看,2000、2015年的IJI指数,水域与耕地较高,尤其是水域,表明与水域相邻的景观要素多,呈均衡化发展,其原因主要是金钱河流域水域面积广大,人们对其周围的土地不断进行农业的开垦和旅游业的开发导致景观要素增多。耕地的IJI指数不断增加是由于人类开垦荒地和进行工程建设,导致耕地附近的景观要素不断增多。未利用地的IJI指数出现大幅度的减少,这表明与未利用的相邻的景观要素减少,景观连通性强。(4)从SPLIT指数来看,未利用地、草地、水域的SPLIT指数出现降低趋势,表明2000—2015年未利用地、草地、水域由分散向集中变化。而林地、建设用地和耕地的SPLIT指数出现增加,其中耕地的增加幅度最大,表明林地、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分布区域由集中向分散变化。该结果与NP指数的分析结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