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我国部分典型农产品认证失效事件》

《表1 我国部分典型农产品认证失效事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考虑消费者有限理性的农产品自愿性认证有效性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近年来,随着毒豇豆、毒韭菜、毒生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舌尖上的安全”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许多农产品缺乏能以较低信息成本进行甄别的物理特性,农产品市场往往会成为低效率的“柠檬市场”[1]。认证机制能够把农产品的信任品特性转译为容易读懂的质量信号,理论和实践普遍证明这是一种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政策工具。农产品认证机制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法国的“农业生态产品认证”、“红色标签认证”、“特殊工艺认证”和“产地冠名认证”等官方认证已被纳入WTO/TRIPS协议,并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2],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1973年开始对生产水产品、果汁等食品的企业实施HACCP体系认证[3]。认证按照强制程度可以分为强制性认证与自愿性认证两种,目前我国对农产品主要实施自愿性认证(例如,有机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等),厂商可以自己选择是否进行认证。截至2012年底,我国通过自愿性认证机制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5887种,颁发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916张,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1001个。自愿性认证在理论上能够指导消费者进行理性消费,激励我国厂商使用先进科学的生产方法,但在现实中却出现了认证失效事件频发的现象(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