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孢粉颜色、半透明度和烃类生成带的指示关系[5]》

《表1 孢粉颜色、半透明度和烃类生成带的指示关系[5]》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微体古生物化石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一些微体化石由于其本身特殊的指示作用,其自身状态的改变既可以准确代表地质环境的变化。自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石油勘探的大力发展开始,由于孢粉(孢子和花粉)化石的研究与石油勘探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成为石油勘探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3]。因其个体小、保存好、数量多,其特殊属种和化石组合特征常用来指示地层的沉积环境;当原油中含有孢粉化石时,可以据其推断石油运移的路径,寻找新的油气藏。孢粉作为生油母质,要生成石油,必要的条件就是要经受一定温压的热变作用。在热变过程中孢粉素热解为烃类,氢氧含量降低而碳含量增高,因而孢粉壁的颜色会随之变深,透明度降低,并可能产生热力化学荧光。根据孢粉有机质的热变质情况来判断沉积有机质是否达到了生烃的成熟要求。用以判断成熟度的主要依据是孢粉的颜色。一般认为,孢粉颜色与成熟度对应关系为:黄色→未成熟;橙色-褐色→石油生成;暗褐色-黑色→过成熟[4]。另外,有机质在温压作用下可以分解生成各种液态或气态的烃,根据孢粉有机质组成可以判断成烃的方向,即气倾(倾向于生成气态烃)或油倾(倾向于生成液态烃)。根据不同类型的有机质所能生成的化学物质及产量并不相同,即具有不同的生烃方向和能力。如果有机质来源于藻类,则具很强的生油倾向,如果是来源于陆生维管植物,则具很更高的气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