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信息》

《表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信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应承担产业结构调整之责》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以上数据根据原数据进行,并未进行自然对数处理。

本研究主要涉及货币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两个内容层面数据量化。一是在货币政策方面。由于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中介目标对总体目标产生影响,因而货币政策也主要从中介目标层面维度进行量化。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来看,货币供应量长期以来被选作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目标(张晓慧,2012),其既能反映货币供给的变化,又可以反映货币需求的变化,数据获取便利且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较强。有鉴于此,采用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作为货币政策(MP)的代理变量。二是在产业结构层面。产业结构调整描述的是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变迁的过程,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有机统一,描述的是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步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比重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的过程(黄群慧,2014;李子伦,2014)。如果对其进一步凝练,我们可以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包含“过程”和“结果”两个层面的内涵。其中,在过程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的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替代与融合过程;在结果层面,产业结构调整“过程”所致使的直接结果就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比重增加。遵循这一结构化思路,用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除以第一产业增加值来量化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内涵(SP),用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内涵(SR)。同时,为了减少数据口径的不一致性,对所有数据均取自然对数。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时间跨度为1992年第4季度至2016年第3季度。各变量描述性统计信息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