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战后工厂登记资本:悲怆与抗争:1945-1949年国统区民营面粉企业生存模式探析》

《表2 战后工厂登记资本:悲怆与抗争:1945-1949年国统区民营面粉企业生存模式探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悲怆与抗争:1945-1949年国统区民营面粉企业生存模式探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55页。

国民政府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努力,在战后的最初一段时期内,确实收到一定效果,“1947年,全国华资厂的纱锭和布机数分别超过战前59%和1.1倍,纱、布产量分别超过战前17%和3.3倍”;“火柴产量较战前也略有增长;纸的产量则超过战前1.9倍”;“1947年,上海新登记工厂数达到9285家,创历史记录。同时期上海、天津、广州、青岛四市华商工厂工人数占全国总数比例,由战前40%增至70%。”(6)根据国民政府经济部的战后工厂登记,能清晰看出此时期工业发展的势头(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