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缓冲区条件下林盘居民点数量表》

《表2 不同缓冲区条件下林盘居民点数量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成都平原传统场镇与林盘居民点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成都郫县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距主要道路不同距离内的林盘居民点数量差异显著(表2)。从整体分布来看,交通因素在2000年以前对林盘居民点的分布影响较小。从不同时期分析,1947与2018年林盘居民点的数量随缓冲区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少,而1970、1985与2000年林盘居民点在距道路500~1 000 m区间的分布比重较大,原因主要在于新中国成立后道路等级的转变与交通工具的更新。1947年时的主要道路大多为机耕道,数量较多,统计出的数据较之后的时期有较大差异。机耕道在1970年转变为乡道,且1970年之后的主要道路为新增的汽车道。道路的改变使得场镇之间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而林盘居民点大多距离主要道路较远,说明传统时期林盘居民以场镇为主要对外交流窗口,更在意场镇的交通便捷与货物流通,而林盘与场镇之间主要以机耕道相连,对汽车道的需求不高。但随着时代发展,以及乡村公路的增多以及机耕道的绿道化改造,交通成为林盘居民点选址的重要条件,2018年有80.00%的林盘居民点分布于道路500 m范围内,林盘具有沿道路分布的特点。笔者在2019年9月对德源镇的林盘居民进行访谈,据居住在距德源场500 m处的夏老伯口述:“我们德源这儿逢单号就赶场,鱼凫桥逢双号赶场,现在田里面也不忙,没事儿的时候也去何家场。而且大家都把房子修在马路边了,骑个车子去赶场方便的很。”其他受访居民也一致认为随着车辆与农用机械的普及使用,林盘距离道路较近能够带来更多的出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