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05年、2015年不同等级道路缓冲区乡村聚落分布密度、数量及数量占比》

《表3 2005年、2015年不同等级道路缓冲区乡村聚落分布密度、数量及数量占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空间集聚演变特征与引导策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与2005年相比,2015年陕北地区道路网密度明显增大,道路交通条件大幅度改善,将2005年、201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表3),可以发现该地区乡村聚落分布具有以下特征:①各道路缓冲区内的乡村聚落分布密度均在减小。②各道路缓冲区内的乡村聚落数量均在减少,同时随着距道路距离的增加,乡村聚落数量的减少量逐渐增大。③在距道路距离较近的缓冲区内,乡村聚落的占比增大,相反在距道路距离较远的缓冲区内,乡村聚落的占比却在减少。例如,在高等级公路的<1 000 m、1 000~2 000 m与低等级公路的<500 m、500~1 000 m缓冲区内,乡村聚落的占比都在增大,且距离道路越近,乡村聚落的占比越大;在高等级公路的2 000~3 000 m 、>3 000 m与低等级公路的1 000~2 000 m 、>2 000 m缓冲区内,乡村聚落的占比却在减少,且距离道路越远,乡村聚落的占比越少,说明乡村聚落更趋于沿高等级公路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