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服务便利性因子及标准》

《表5 服务便利性因子及标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自发性跑步轨迹的城市街道空间特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充足的设施有助于自发行为的持续、促成更多连通封闭轨迹圈的长距离轨迹。户外跑步因其在运动过程中不断消耗体力,需要方便地获得饮水、能量补给,因此对便利店、卫生间等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有一定需求。在服务便利性方面,选取超市、便利店、公共卫生间等3类商业、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赋值叠加(表5)。将空间叠加关系分为3类:(1)设施密度与热度同高的轨迹,多分布于中心城区的海河沿岸、文化中心、长虹公园;(2)设施密度低热度高的轨迹,散布于公园、校区、家属院等与城市空间异质性较强、相对独立的片区中;(3)密度与热度同低的轨迹,这些轨迹环状分布于中心城区外围,外环线以内的片区,并且形态以尽端式折线为主。以上3类轨迹的共享度依次下降。第一类轨迹的高设施密度意味着充足的、潜在的可探知剩余空间资源,高人气与平台加速参与—扩展—再参与的共享迭代。第二类区域环境舒适,社会群体相对单纯,安全性较高[10],但也因此轨迹的使用人群比较固定,在市域范围的分享活力不足。第三类线路组织由于缺乏各类要素的整合,缺乏吸引力,线路形成的随机成分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