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 两种含Cu阴离子中Cu的Hirshfeld原子电荷和亲核指数》

《表8 两种含Cu阴离子中Cu的Hirshfeld原子电荷和亲核指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小分子烷烃与烯烃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性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比[Cu Cl2]ˉ和[Cu2Cl3]ˉ与乙烯、乙烷的结合能,不难发现[Cu2Cl3]ˉ与[Cu Cl2]ˉ更容易结合乙烯,实验结果表明,当Cu Cl与阳离子供体摩尔比大于1时,增加Cu Cl的量也确实会提高离子液体对乙烯/乙烷的溶解选择性,实验与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结构上来看,[Cu Cl2]ˉ-C2H4和[Cu2Cl3]ˉ-C2H4两个络合结构中,Clˉ具有价层满8电子结构,其与Cu+结合时,Cu (Ⅰ)的三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Cl的p轨道重叠及乙烯的π轨道重叠形成3个s键,呈平面三角形构型。所不同的是有一个Cl所处的环境不同,[Cu Cl2]ˉ中是端Cl,而[Cu2Cl3]ˉ中是桥Cl,这使得Cu(Ⅰ)的配位环境不同,因而造成Cu(Ⅰ)络合烯烃的能力不同。具体体现在Cu(Ⅰ)对烯烃的静电作用和Cu(Ⅰ)周围电子的软度,整个过程可看作是亲核试剂对亲核位点的进攻,考虑引入Hirshfeld原子电荷[43]表征Cu(Ⅰ)的静电作用,引入概念密度泛函中的局部亲核指数[44]来表征Cu(Ⅰ)周围电子的软度,结果如表8所示。显然,[Cu2Cl3]ˉ中Cu(Ⅰ)的正电性显著强于[Cu Cl2]ˉ中Cu(Ⅰ)的正电性,这意味着[Cu2Cl3]ˉ中Cu(Ⅰ)具有更强的长程静电作用,更容易将乙烯分子拉到Cu(Ⅰ)位点附近。而更高的亲核指数则表明[Cu2Cl3]ˉ中Cu(Ⅰ)更容易与其附近乙烯发生亲核反应。综合来看,[Cu2Cl3]ˉ比[Cu Cl2]ˉ更容易络合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