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正交试验结果:电泳工艺设置对防腐的影响分析》

《表3 正交试验结果:电泳工艺设置对防腐的影响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电泳工艺设置对防腐的影响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以每组3块试板中2块扩蚀宽度接近的试板的扩蚀宽度均值作为该组实验的扩蚀宽度。2)本文试验结果中的起泡均出现在镀锌板,且均为白色锈点,每块镀锌板的起泡数量为3~7个。3)起泡数量为2块扩蚀宽度接近的试板的起泡数量之和。

针对表1的因素水平,采用L9(34)正交表,试验方法及判定标准为ASTM B117和ASTM D1654。采用综合评分法来评价实验结果。考虑到扩蚀宽度是主要的,最终得分为40倍的扩蚀宽度(以mm为单位)与起泡数量(白色锈点)的和。试验过程中的起泡类型是不同的。冷轧板起泡会伴随红色的锈点。镀锌板由于牺牲阳极的原因,会起泡并伴随白色的锈点(锌层腐蚀),此时锌层仍在保护底材。当腐蚀至锌层消耗完毕后开始钢基体的氧化,产生红色的锈点(此时与冷轧板锈点的性质相同)。针对白色锈点的评价处理,行业内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予以忽略,另一种是计算起泡面积。其中第一种做法较为普遍,因为实际环境中出现的白色锈点远比加速试验时少。本文为了更准确地评估不同因素作用下镀锌板防腐能力的差异,增加了针对白色锈点的评价。针对红色锈点的起泡,只允许出现在最大允许扩蚀宽度(冷轧板12 mm,镀锌板6 mm)以内。超出扩蚀宽度的红色锈点,计入扩蚀宽度,得分记“0”。试验结果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