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侧流活性污泥水解工艺PAOs、GAOs组成情况Tab.1 Summary of PAOs and GAOs observations at S2EBPR facilities studied》

《表1 侧流活性污泥水解工艺PAOs、GAOs组成情况Tab.1 Summary of PAOs and GAOs observations at S2EBPR facilities studied》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生物除磷理论及实践新突破——从主流EBPR到侧流EBPR》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生化过程机理一旦被解析,工艺控制条件随之被认识和优化,后续工艺控制条件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深度厌氧环境(ORP为-300 m V)独特的工艺特性。传统厌氧区的ORP为-250~-150m V,实际项目往往存在过度混合,且SRT往往较短(≤1.5 h),难以培育更加丰富的厌氧生物菌群结构,PAOs以Accumulibacter为主;深度厌氧环境下,ORP可以稳定保持在-300 m V以下,且污泥在侧流池内停留时间长,使得EBPR菌群结构更加丰富,尤其是PAOs多样性发生很大变化,Mielczarek等[10]利用FISH技术对丹麦具有EBPR功能的污水厂活性污泥种群进行了分析,发现两种不同的PAOs协同共生,其中Tetrasphaera占据活菌总量的27%,而传统的Accumulibacter仅占3.7%。美国东北大学的April Z.Gu团队研究也发现,S2EBPR系统的生物除磷性能显著高于常规AAO系统,且S2EBPR释磷比(P释放/HAC摄取)是AAO的3倍[11],进一步的菌群结构定量分析表明,相对传统主流EBPR,S2EBPR污泥中的Tetrasphaera在聚磷菌群中占据主体地位(见表1)[8],且GAOs数量显著低于常规AAO系统,在侧流活性污泥工艺中,同时发现对EBPR有负面作用的Competibacter类的GAOs生长受到明显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