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斑马鱼在药物心血管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表1 斑马鱼在药物心血管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斑马鱼在药物毒理学评估中应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 LD50-半数致死量

传统中药中提取分离出的很多单体化合物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可以作为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先导化合物,但是由于它们可能具有一些潜在的心血管毒性作用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何俊霖等[19]以2、4、8、10μg/m L异甘草素处理正常斑马鱼胚胎10、24 h,结果显示异甘草素质量浓度高于2μg/m L可抑制斑马鱼胚胎血管生成,达8μg/m L时,胚胎开始出现轻微血液瘀滞现象,且完全抑制尾部静脉血管的生成。异甘草素处理12 h后,胚胎心率随异甘草素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呈降低的趋势,当质量浓度达到10μg/m L时,对胚胎心率有持续性的抑制作用和诱发心脏畸形的作用,导致胚胎心包和卵黄囊肿大。这表明高剂量的异甘草素对斑马鱼的胚胎发育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赵慧等[20]建立阿霉素诱导的转基因Tg(cmlc2∶EGFP)系心脏特异表达绿色荧光斑马鱼心肌损伤模型,结果显示阿霉素30、40μg/m L干预24、48 h后,胚胎生存率显著降低,其活动受到抑制,心房、心室变大,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包水肿,且动脉球间距显著增大;病理染色结果也提示给药后斑马鱼心脏明显变大,且结构紊乱,有红细胞溢出等。此外,氯化钡、广藿香、诺氟沙星、京大戟等对斑马鱼心血管发育生长也具有一定影响[21-27]。斑马鱼在药物心血管毒性中的研究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