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甘肃省糜谷生产情况 (2003—2014年) (1)》

《表2 甘肃省糜谷生产情况 (2003—2014年)  (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甘肃省糜谷产业的发展及提质增效措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资料来源于《甘肃农村年鉴》[11](2005—2016);此表中的杂粮除“糜谷”外,还包括玉米、荞麦、食用豆等。

近十年来,甘肃省糜谷种植面积、产量、产值总体仍呈下降趋势(表2),其核心问题是因为单产偏低、加工滞后、效益不高所致。由于高产玉米新杂交种豫22、农大108、掖单系列、先玉335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特别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甘肃省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及国家实行玉米市场保护价临时收储政策的作用,使种植玉米的比较效益明显高于糜谷,因而玉米面积逐步扩大,糜谷面积显著减少。不同年份糜谷产值占杂粮总产值的比率呈现出一定的反比关系,即杂粮总产值相对较高的年份,糜谷产值相对较低,而杂粮总产值相对较低的年份,糜谷产值相对较高,这说明糜谷发挥了重要的救灾作物功能,对灾年杂粮总产量、总产值的贡献率更大。糜谷秸秆的产值在杂粮总产值中所占比率整体较小,仅为1%~4%,表明糜谷秸秆作为优质饲草料的利用率还比较低,其开发利用潜力还有待充分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