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时距知觉的动物研究范式的比较》

《表1 时距知觉的动物研究范式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时距知觉的动物研究范式及相关神经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以及实验条件,研究者们设计了大量的时距知觉动物研究范式。上述六大类是时距知觉动物研究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其总结和比较详见表1。其中,时间二分任务被广泛应用于影响时距知觉速度以及时间敏感性的多种因素探索中,例如情绪、药物以及神经精神类疾病等。需要注意的是,时间二分任务中,动物仅仅是对不同的时距进行“长”或“短”的二分判断,与实际生活中对于时间长度的估计仍有一定的差别,这一不足在峰值间隔法(PI)以及低比率差别强化法(DRL)中得到了弥补。在峰值间隔法这一类范式中,动物在目标时距附近按压杠杆的频率会升高,而在DRL这类范式中,会要求动物按压杠杆直到目标时距再松开或者等待一定时距再按压杠杆,这些都反映了动物对于特定时距的估计。因此,近年来一些研究中,常采用这两类范式结合特定脑区的神经元记录技术等,来探索个体在对目标时距进行估计时的神经元编码模式(Mello et al.,2015;Parker et al.,2015)。两者相比较,PI任务中,动物通常需要反复按压杠杆,此过程中较多的运动对神经元记录的影响较大;而DRL任务中,动物在等待时没有行为操作或者正在维持某种行为,其运动行为更为单一,对神经元记录的干扰更小,所以更适合用来分析和寻找编码时距知觉的神经元。已经有研究通过12s-DRL发现大鼠的内侧额叶在计时间隔出现了表征时距加工的斜坡式反应(Parker et al.,2014)。然而,DRL范式也更容易受到个体冲动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