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传统mRNA疫苗和自我复制型mRNA疫苗的对比》

《表1 传统mRNA疫苗和自我复制型mRNA疫苗的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体外转录的自我复制型mRNA疫苗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将甲病毒基因组c DNA序列构建到sp6或T7启动子下游得到甲病毒感染性克隆,借助体外转录技术可获得甲病毒基因组全长RNA。该RNA具备侵染性,导入细胞后即可启动RNA复制。基于该理论,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SINV)、塞姆利基森林病毒(Semliki forest virus,SFV)和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VEEV)的某些减毒或不致病的毒株被进一步改造成为甲病毒表达载体[10]。该表达载体至少包含三大元件:5'端和3'端非翻译区、复制酶基因ns P1~4区、外源基因插入区。一方面,病毒编码的复制酶通过模拟病毒核酸的扩增,增加了抗原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量;另一方面,复制形成的双链RNA通过激活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增强了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与传统mRNA疫苗相比,自我复制型mRNA疫苗优势明显(表1)。常见的基于体外转录技术的mRNA疫苗的种类见图1。如果将原核生物的sp6或T7启动子替换为以CMV为代表的真核细胞RNA聚合酶II启动子,即够成质粒DNA形式递送的自我复制型RNA疫苗[11];如果反式提供甲病毒或弹状病毒的结构基因,可拯救出病毒粒子,成为病毒样颗粒形式递送的自我复制型RNA疫苗[10]。这两类疫苗已有大量文献阐明,故不再赘述,下文重点关注以流感病毒为代表病毒性疾病的自我复制型mRNA疫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