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混菌体系通过CBP利用木质纤维素合成丁醇》

《表2 混菌体系通过CBP利用木质纤维素合成丁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一体化生物加工过程的木质纤维素合成生物丁醇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热纤梭菌和产溶剂梭菌组成的共培养体系中,热纤梭菌主要负责产酶和纤维素糖化,产溶剂梭菌则负责丁醇的合成[43]。而不同的产溶剂梭菌对混菌体系中丁醇的产量有较大影响[44-45](表2)。当共培养热纤维梭菌与丙酮丁醇梭菌或拜氏梭菌时,丁醇浓度只有2.05和1.00 g/L (表2)。而连续培养热纤维梭菌和糖丁基梭菌N1-4,利用纤维素可以合成7.90 g/L的丁醇(表2)。这是迄今为止从结晶纤维素中合成丁醇的最高记录[44]。这说明不同种属的产溶剂梭菌对丁醇产量影响较大,猜测其原因可能是产溶剂梭菌中负责溶剂合成的基因在不同的菌群中被诱导表达的程度不同。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多集中于优化微生物菌群的培养条件(包括接种方法和混合比例),菌株之间的生态关系以及提高丁醇浓度和生产率的基因工程改造等问题。此外,增加丁醇合成途径中的还原力也有助于提高丁醇产量,因此设计低产氢的产丁醇菌株有望产生更高比例的丁醇[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