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研究区各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分数》

《表4 研究区各粒径土壤团聚体质量分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南方红壤丘陵区侵蚀沟道内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一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侵蚀区不同坡位组内差异显著(P<0.05);同一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侵蚀-沉积区组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

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在保护有机碳及土壤稳定性的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不同侵蚀区坡位土壤团聚体含量变化差异较大(表4),沉积区和侵蚀区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差异显著(P<0.05),沉积区>2 mm团聚体含量相比于侵蚀区增加了1.57倍,而其他粒径的团聚体含量分别减少了31.72%,65.85%,46.17%。侵蚀区团聚体含量受坡位影响显著(表4),坡中处>2 mm团聚体含量最高,坡上和坡脚团聚体含量相比于坡中分别降低了28.94%、40.93%,除>2 mm团聚体含量外,2~0.25、>0.25~0.053和<0.053 mm团聚体含量在侵蚀区沿着侵蚀坡面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坡中处>0.25~0.053 mm团聚体含量最少,约为22.4%;此外,土壤团聚体含量随粒径的减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坡上与坡脚处<0.25 mm团聚体含量约占30%,接近>2 mm的团聚体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