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

《表3 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免耕和秸秆还田对东北黑土区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3次重复),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深度和同一年份下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下同。

如表3所示,2018和2019年0~10 cm土层,NTS处理>5 mm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比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处理(P?<0.05),2018年0~10 cm土层4种处理>5 mm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比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为NTS、NT、CTS和CT,NTS、NT和CTS处理分别比CT高226.76%、106.86%、46.15%;2019年0~10 cm土层NTS及NT处理>5 mm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比含量分别比CT高159.04%、87.65%。NTS处理在2018和2019年>10~20 cm土层>5 mm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比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处理(P?<0.05),CTS与CT处理差异不显著。与2018年相比,2019年NTS及NT处理>5 mm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比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18年0~10、>10~20 cm土层CT处理<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比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处理(P?<0.05),NTS及NT处理差异不显著;2019年0~10 cm土层4种处理<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比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为CT、CTS、NT和NTS,>10~20 cm土层NT处理<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比含量显著高于NTS(P?<0.05),CT处理与CTS差异不显著。与翻耕相比,免耕与秸秆还田配施可显著提高>5 mm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比含量并显著降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比含量,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增加,使土壤结构更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