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

《表5 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免耕和秸秆还田对东北黑土区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

表5为不同耕作措施对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的影响,由表可知,各处理间有机碳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2018年0~10 cm土层>5、2~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从大到小为NTS、NT、CTS和CT,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从大到小为CT、CTS、NTS,NT与NTS处理差异不显著。2018年>10~20 cm土层>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从大到小为NT、CT、CTS,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从大到小为CT、NTS、NT,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CT与CTS处理差异不显著。2019年0~10、>10~20 cm土层>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从大到小为NTS、NT、CTS,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CTS及CT处理差异不显著;<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从大到小为CT、CTS、NT和NTS,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2018和2019年0~10、>10~20 cm土层NTS及NT处理>5、2~5、1~2 mm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整体高于CTS及CT处理,<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整体小于CTS及CT处理。比较同一土样间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大小,<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总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