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拉曼光谱参数:煤系石墨显微组分与结构特征》

《表3 拉曼光谱参数:煤系石墨显微组分与结构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煤系石墨显微组分与结构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3a为煤系隐晶质石墨和斯里兰卡石墨的显微拉曼光谱特征。隐晶质石墨的一阶拉曼谱区主要有1350 cm-1和1580 cm-1两个峰,分别为石墨晶体结构对称型的A1g(D峰)和E2g(G峰)振动模式[24]。在SHL和LT样品中G峰右侧都存在一微弱的肩峰,该峰为D2振动带,其产生机理与D谱带相同。D模是由布里渊区K临界点附近声子参与的双共振拉曼散射过程所致[25]。Rodrigues等用显微拉曼光谱研究结晶良好的石墨发现,石墨晶体垂直底面方向会产生强烈的D峰[26],因此D峰的强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石墨晶体垂直底面方向上的暴露程度,这与石墨晶体的粒度有关。拉曼光谱中的G模是sp2晶格格位的伸缩振动,反映了石墨化过程中芳环结构联结成石墨烯面网的延展程度。隐晶质石墨中存在明显的D峰,一方面体现了隐晶质石墨晶体颗粒较小,另一方面说明隐晶质石墨结构中依旧存在缺陷,与理想的石墨结构相差较远。二阶拉曼中2700 cm-1峰为D峰的倍频(2D),该峰在斯里兰卡石墨中存在分裂现象,是良好结晶石墨的标志。2950 cm-1峰为D模与G模的合频(D+G),在显晶质石墨中该峰消失。目前对2450 cm-1峰位的归属尚存争议,但Li等研究发现2450 cm-1峰可作为碳材料结构演化出现石墨化的标志,处于碳化作用过程的碳材料则无此峰[24]。3240 cm-1峰归属于D2峰的倍频(2D2),该峰的相对强度在显晶质石墨中比煤系石墨强(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