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经济—民主—共治的分析逻辑》

《表1 经济—民主—共治的分析逻辑》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制度变迁视角下绩效管理的模式演进研究——以杭州市绩效管理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12年,党的十八提出要始终坚持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全面走向政府、市场、社会、公民多元互动的治理格局,我国政府治理向良序与共治迈进。共治与善治相辅相成,善治这一概念在21世纪之初被俞可平学者从国外引入并进行本土化界定。起初,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是善治的五个要素[19]8-11,后经过学者们的不断探索,有效、参与、稳定、廉洁、公正加入善治的要素中[20]。善治这一概念,就主体而言,是善者的治理[21]。其本质是国家权力回归社会,是国家与社会各个层面的群体实现良序互动的一种和谐状态[19]11。2015年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提出,要使各项改革任务的含金量得到人民群众拥护,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改革成果人民共享,增加幸福感。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创新政府绩效管理模式,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管理格局成为时代的趋势,共治理念得到本土化界定和操作化运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国民素质教育发展,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为全方位的公民参与打下基石。“以人为本”“公民导向”“社会本位”的政府治理逻辑和政府绩效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并得以良好运行。其关键要素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与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相结合,社会各界塑造政府管理逐步成为显性特征。该框架的分析逻辑(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