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可用性测试评分表:试论《晋书》列传的编纂思路——以西晋部分为例》

《表1 可用性测试评分表:试论《晋书》列传的编纂思路——以西晋部分为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试论《晋书》列传的编纂思路——以西晋部分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晋书》的列传部分由卷三十一开始,至卷一百结束,合计七十篇。如果仔细观察汉魏隋唐的正史,不难发现“宗王传”往往可以起到时代断限与划分的作用[3]。循着这条线索,将为我们依时代分类讨论《晋书》的列传编纂起到很大的作用。《晋书》的第一个“宗王传”部分是卷三七《宗室传》与卷三八《宣五王文六王传》,前者收入了安平献王司马孚、彭城穆王司马权、高密文献王司马泰等宗王及他们的直系后代,这些宗室或为宣帝司马懿的平辈,或为司马懿平辈兄弟的后代。后者收录的是宣帝司马懿、文帝司马昭后代中不属于帝系的诸子。总之,这两卷所收录的宗王在家族中的房支均不属于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这一支帝系。而由于魏晋采取的是禅代方式,上层集团内部未经过大的震荡,西晋的开国功臣都同时具有魏朝公卿与晋朝功臣这两重身份,他们需要完成一个由魏入晋的身份转换[4],因此这两卷“宗王传”也就具有了划分魏晋的作用。在此之前诸卷列传收录的大臣,作为西晋开国功臣,他们身份的转换体现得更为明显。而在此之后的臣子,他们所体现的西晋臣子的形象更为鲜明。因此,我们不妨将此前的诸卷界定为开国功臣传记(3),以此来指代那些在魏晋禅代过程中贡献突出且进行了身份转换的大臣。而其中,卷三一、三二两卷为《后妃传》,所以所谓开国功臣传记则由卷三三至卷三六这四卷组成。为更清晰地叙述,现将四卷结构以表1形式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