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2003年至2004年后非典时期中小制造业民营企业发展情况》

《表4 2003年至2004年后非典时期中小制造业民营企业发展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冠肺炎疫情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经济研究系列的《工业行业统计》数据库。

表4和图1~图4的信息表明,2003年6月SARS非典疫情结束后,中小制造业民营企业仅用一年时间就止住了不利发展势头,从2004年6月开始,民营经济稳步向前发展。然而,本文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2003年SARS非典疫情。其一,当前中国所处的经济环境与2003年明显不同,2003年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经济腾飞期,还享受着“全球化红利”,当前中国外部环境要严峻得多,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一次严重的需求和供给冲击,还是一次严重的金融冲击,疫情冲击叠加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暴跌,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震荡,今年一季度美国股市出现多次历史性熔断,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出现大量撤离,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4月14日发布了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GDP增速为-3%。二是经济发展驱动力明显不同,2003年我国经济仍处于投资和出口驱动的阶段,而当前我国经济对内需消费的依赖更大[4],虽然4月下旬以来疫情在大多数西方国家呈见顶趋势,但是根据中国防疫的经验,生产生活恢复正常可能尚需时日,且目前部分新兴经济体的疫情仍在升级之中,综合这些情况,中国的外需及供应链受到的拖累可能还会继续。以消费需求引导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这不仅仅会对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产生较大的冲击,也会对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方面,苏剑建议我国应该形成一个全新的宏观调控体系,从仅存在需求管理的一维政策体系升级为同时包括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二维政策体系[5]。吴梓林等认为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以消费升级为导向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6]。特别地,就制造业而言,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日渐紧密,疫情的发酵会直接影响到全球产业链有序衔接,一方面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全世界也更加明白“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当前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显著抬头,高度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可能通过贸易渠道进一步扩大冲击负面影响,疫情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和发展中国家“低端产品分流”制造业的战略实施可能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更大的困难。因此,我国必须建立从宏观制度到微观企业行为的全方位疫情应对体制机制,并以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融合、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为路径,开展一系列对策研究,最终提出针对性强、前瞻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创新政策建议,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