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双侧CI组和双模式组在双耳形式下的言语识别率(±s)(n=30)》

《表6 双侧CI组和双模式组在双耳形式下的言语识别率(±s)(n=30)》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双模式和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双耳聆听效果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国内外针对双耳双模式或者双侧CI患者言语识别率的研究均表明双模式或双侧CI较单侧CI患者的言语识别率有显著性提高。但国外多数研究主要针对西方语言人群。西方语言为非声调语言,汉语普通话为声调语言。声调具有区别语义的作用,普通话中声调识别对句子理解非常重要,并且一声和四声比二声和三声更易识别。汉语声调的识别与时域信息和频率信息都有关系,精细结构对声调识别也具有重要作用。增加时域包络信息、时域周期波动信息可以提高声调识别。由于大部分人工耳蜗使用者只能接受6~8个通道的时域信息,获得的基频F0信息和精细结构信息相对较少,难以有精确的声调感知,因此人工耳蜗患者识别声调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言语听觉效果。助听器通过声音放大的原理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好的基频F0信息,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保留时域信息[13-16]。在本实验研究中双侧CI和双模式两组在双耳形式下各频率的听阈及言语识别率无显著差别,这与一些国外研究结果相符[17,18]。Schafer等[2]通过42篇文献的meta分析指出,双侧CI和双模式在言语感知和声源定位方面未见显著性差异。Kokkinakis等[1]认为双耳双模式及双侧CI都能从双耳总和效应和头影效应获益,双耳静噪效应只在双模式病例中有显示。由于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目前针对两种模式的选择标准尚未定论。Yoon等[19]以助听器250~1000Hz平均听阈55d B HL为界将双耳双模式患者分为助听较好组和助听较差组,发现助听较好组在元音、辅音、短句识别上与双侧CI患者无明显差异,但助听较差组与双侧CI患者有显著差距。因此提出,应以1000Hz以下频率的助听器平均听阈作为行二次人工耳蜗植入还是继续佩戴助听器的参考标准。有些研究学者建议,只要对侧耳存在残余听力,即可佩带助听器。基于助听器价格低,方便使用等优点,如果尚有残余听力并助听较好的患者,可以选择一侧CI对侧佩戴助听器的双模式方案,同时可以避免二次植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