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台湾《跳鼓阵》与闽南《大鼓凉伞》之形态对比》

《表1 台湾《跳鼓阵》与闽南《大鼓凉伞》之形态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闽台民间舞蹈的风格动律特征与文化阐释》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漳州民间舞蹈《大鼓凉伞》是男悍女媚、刚柔相济和谐形态的典型写照,它源于中原战将援闽拓疆与漳州百姓热烈拥戴的历史故事,从“战将击鼓·伞娘捻伞”对舞带来的“鼓稳伞飘·男悍女媚”为舞风亮点。《大鼓凉伞》随漳州籍移民播植台湾衍化而来的《跳鼓阵》亦是和谐形态的基因再现,“击鼓捻伞·鼓伞对舞”的《大鼓凉伞》主题动作在《跳鼓阵》中同样显现。《跳鼓阵》在台湾又称《弄花鼓》,据《台南县志》记载:“《弄花鼓》即福建漳州一带的《大鼓凉伞》,是一种不用音乐伴奏及演唱的舞蹈形式。表演之时两人一对手,一人持凉伞,一人抱大鼓,凉伞打回旋,大鼓双面打,另有打锣手三、四人围住大鼓,边打边舞。其状天真浪漫,爽然欲醉。”[3]笔者多次赴台湾田野采风,通过比较二者的表演形态(见表1),发掘其共同基因和风格特征,全面感受两岸舞蹈文化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