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自然因子要素对照表》

《表2 自然因子要素对照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长三角地区传统建筑文脉显性构成要素现状特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总体上看,长三角区域整体指标现状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首先,就自然因子要素而言,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湖泊众多。地形以平原和丘陵山地为主,二者分别约占陆域面积的47.7%与40.8%[10]。受水文与地形因素的影响十分大,临水、近水建筑总和在总体建筑中的占比高达96.7%,在各个城市之间与总体建筑占比情况相对均衡,控制在13.3%~16.7%,在各自城市之间的占比最低为80%。地形特征为平地营建的建筑在总体建筑中的占比达到90%,在各自城市之间与总体建筑占比情况和各自城市之间的占比数据与水文因素相同(见表2)。除宗教类的建筑多选在靠山的地势外,其余类型的建筑多选在平地中,以园林和民居特征最明显。其次,在建筑基本要素中,南京、扬州、苏州、宁波4座城市均有灵活构图的建筑,其中前两者占比最高,达到了10%,在城市本身占比达到了60%(见表3),这些建筑基本为园林类型。园林建筑思想兴起的基础在于摆脱一般建筑的“规矩”与“束缚”,是有别于礼制及官方定制规限的另一种设计思想创新[11]。建筑色彩方面,各城市白色墙体的占比范围在10%~16.7%,总体达到了73.3%(见表3),可反映出白色作为主要墙体色彩应用于此(见图2)。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居于江南的士大夫们把他们在中国文化中形成的美学观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映射在江南建筑立面色彩上,形成了一幅具有水墨韵味的理想世界图[12]。此外,建筑造型上的马头墙元素在园林、民居等多类建筑中大量使用(见图3)。马头墙起源于徽州地区,而后逐渐在江南其他地区发展。马头墙起初的作用是解决南方地区密集的住宅之间的防火问题,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的识别标记被保留下来[13]。最后,在社会因子要素中,地方性的民俗类型较多样化,且各个城市之间承载程度有所不同。南京与绍兴地区承载民俗占比较高,扬州与杭州地区占比最低,但总体而言,各建筑所承载的民俗具有地方唯一性,不会在大范围的区域甚至全国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