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样本个人特征:就业扶贫对减贫脱贫的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疆拜城县深度贫困村的调查》

《表7 样本个人特征:就业扶贫对减贫脱贫的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疆拜城县深度贫困村的调查》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就业扶贫对减贫脱贫的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疆拜城县深度贫困村的调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未转移就业劳动力与转移就业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如表7所示。从劳动力性别结构来看,男性劳动力占比为83.12%,女性占比为16.88%,而转移就业劳动力中男性占比80%以上,女性占比不到20%,其特征与贫困地区农业女性化现象相符[4]。从年龄结构来看,转移就业劳动力集中在16~30岁,其次为31~40岁,40岁以上年龄阶段中大多数选择务农,16~30岁年龄阶段的未转移就业劳动力仅占12.09%,这表明年轻劳动力具有转移就业倾向。在婚姻状况方面,已婚占比为89.90%,未婚占比为11.10%,已婚中78.55%劳动力转移就业,这表明一家至少有1人转移就业。在健康状况方面,有18.42%转移就业劳动力存在健康不好的状况,而未转移就业的劳动力存在健康不好状况的占比高达24.44%。在受教育程度方面,69.86%转移就业的劳动力接受过小学及以下的教育,而未转移就业的劳动力接受过小学及以下教育的占比高达73.11%,这表明该贫困区域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在工作地点方面,67.17%的转移就业劳动力选择县内就业,28.79%的转移就业劳动力选择周边县市就业,4.03%的劳动力选择省外就业。在就业培训方面,80%以上的劳动力已接受过就业技能培训,这表明该区域正在注重就业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