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样本特征描述:“第一书记”驻村的贫困农户增收效应研究——基于华东某扶贫重点市的实证检验》

《表1 样本特征描述:“第一书记”驻村的贫困农户增收效应研究——基于华东某扶贫重点市的实证检验》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第一书记”驻村的贫困农户增收效应研究——基于华东某扶贫重点市的实证检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健康状况、脱贫类型和贫困农户种类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数据分类为依据;健康状况以“健康”为基础类,包括“残疾”“长期慢性病”“大病”(也存在两种情况都有的身体状况);脱贫类型以“脱贫(不享受政策)”为基础类,包括“脱贫(享受政策)”和“未脱贫”;贫

本文研究样本为华东某扶贫重点市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涉及115个扶贫插花村(有贫困农户分布,且贫困农户占总体农户数量比例较少的村)、6 544户贫困农户、12 516人,其中,34个村属于省定贫困村,有省、市、县三级派驻的68名“第一书记”驻村指导精准扶贫。表1比较了派驻“第一书记”村和非派驻“第一书记”村的贫困农户的收入和个体特征。纵向来看,两类村庄的贫困农户人均收入2017年都高于2016年;横向来看,派驻“第一书记”村的贫困农户人均收入要高于非派驻“第一书记”村。贫困家庭人口平均不到两人,户主年龄平均为65岁左右,说明相当多贫困农户户主年龄偏大且与子女分户;户主受教育程度偏低,平均3年多。此外,派驻“第一书记”村的比例在某些地区很高(本文的全样本村中有30%多,在某些乡镇甚至达到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