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模型中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表3 模型中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网络搜索与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研究——基于储户问卷与百度指数的实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显著性水平显著。

从模型变量的相关系数看(见表3),解释变量通胀搜索情绪指数(SMI)和通胀搜索热度指数(SHI)都与被解释变量通胀预期(ECPI)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两组相关关系都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同时通胀搜索情绪指数(SMI)和通胀搜索热度指数(SHI)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表明网络搜索能够显著影响居民通胀预期,同时搜索热度和搜索情绪这两个维度彼此是独立的。在控制变量方面,GDP和名义存款利率(R)也与被解释变量(ECPI)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实际通胀水平(CPI)、房价(HP)和人民币汇率(FEX)与通胀预期(ECPI)相关性不显著。从实际情况看,由于近年来,我国一、二、三线城市房价走势出现显著分化,加之多数城市都先后出台过限贷、限购、限售等干预措施,因此居民对本地区房价和总体物价走势预期往往并不一致。汇率对居民通胀预期的影响不显著,这表明居民最终消费品中直接来自进口的比重很低,因而通胀预期受汇率影响不明显。对于实际通胀水平(CPI)与通胀预期关系,从国外已有研究看,多数研究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是国内的实证结果却并不一致。如张健华等(2011)基于1999-2011年的储户问卷数据,认为实际通胀水平对通胀预期具有持续的影响。但孙坚强等(2019)基于2004-2016年的储户问卷数据,发现居民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胀在多数时期偏离较大。本文基于2009-2019年的储户问卷数据,发现居民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胀相关性不显著。主要原因可能是在于调查问卷的设计和信息传递机制,一是2009年之后,储户问卷的通胀预期调查在传统的“看涨”“看跌”“不变”选项之外,增加了“看不准”选项,这有助于刻画预期的不确定程度,更接近于真实情况,但也使得实际通胀水平到通胀预期的传导过程更复杂。二是如张成思和党超(2016)指出,由于问卷中所调查的通胀预期是季度环比数据,而居民通过媒体和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CPI数据主要是同比数据,因此在通胀预期转化时不可避免会出现理解分歧,最终使得居民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胀的直接相关性不显著。但是由于GDP增速以及名义利率都和实际通胀存在密切联系,因此实际通胀水平仍然能够间接影响通胀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