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抗日时期对大后方的工业投资的长期影响(2000年)》

《表1 抗日时期对大后方的工业投资的长期影响(2000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工业投资的长期效应——来自抗日战争的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下同。

表2是工具变量的回归结果。Panal B报告了第一阶段回归结果,工具变量的回归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当一个地区拥有内迁企业的时候,其随后拥有的工业企业数量也越多。第一阶段回归F统计大于10,可以排除弱工具变量问题。Panal A报告了第二阶段回归结果。列(1)-列(5)逐步增加控制变量,核心解释变量依然在1%的水平上显著。以控制了所有变量的列(5)为例,当地区战时工业企业数量增加1%时,2000年该地灯光亮度将增加0.307%。进一步地,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所估计的系数β高于表1中OLS的估计结果,这意味着工具变量纠正了因遗漏变量引起的对战时后方工业长期影响的低估。稳健起见,我们使用2000年人均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代理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的估计结果仍然支持了前文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