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病斑平均直径(6 d)》

《表1 病斑平均直径(6 d)》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恩科尔’果斑病主要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及药剂筛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为了更清楚地探究果斑病发生和防治无效原因,笔者进行了5个柑橘品种的致病率测试。其中发病程度以发病病斑平均直径来显示,如图3、图4和表1所示。针刺接种6 d后,分离株MK13及MK15对应叶片和果实在不同品种上都出现了病斑,但病情不一。其中MK13和MK15对‘春见’‘沃柑’和‘恩科尔’的果实强致病,对‘红橘’‘沃柑’和‘恩科尔’叶片强致病,但品种‘恩科尔’的果实和叶片症状较其他品种更明显,因此推测,该病害在‘恩科尔’上大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恩科尔’品种比其他品种更易被致病菌侵染。另外从表1中可以看出菌株MK13和MK15对不同品种果实的致病强于叶片,其中菌株MK15对‘春见’和‘恩科尔’以及‘春见’叶片果实致病最严重,MK13对‘恩科尔’果实和叶片致病都最强。根据致病菌对果实的致病力强于叶片推测,这也是该病原菌造成‘恩科尔’果斑病而未发现叶斑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