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化工、医药行业典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表1 化工、医药行业典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培养化工安全素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近年来,化工、医药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重特大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如表1所示。这些事故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是发生事故的企业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等环节,作业者或管理者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风险的认知能力弱,缺乏必要应急处置技能等。作业者或管理者所具备的安全意识,安全认知和安全技能,可认为是安全素养的具体外在表现,若未对其进行培养,并逐步内化于心,则很难从本质上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开设安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高校,特别是石油化工类高校,导向性地培养学生化工安全素养,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然而提高化工安全素养,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对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化工安全素养的教学体系。目前,培养化工安全素养的政策文件的导向已经非常明朗,早在2014年8月,教育部和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2014]4号),提出“完善化工安全人才标准、深化化工安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指导意见。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7]102号)[1]指出,也提出要完善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加快高素质、复合型化工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深化化工安全专业队伍建设。在响应培养具有化工安全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层面上,高校也已开始行动,例如2019年5月底,南京工业大学等16所化工高校及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对社会发出《2019全国化工高校南京宣言》[2],指出化工高校要致力于培养面向需求的化工高素质人才;要致力于推动面向绿色的化工高质量发展;要做化工绿色发展、安全生产的宣传者。可以预见,在新形势下,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化工安全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具有化工背景的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