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MDA含量变化:脑络欣通颗粒对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表5 MDA含量变化:脑络欣通颗粒对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脑络欣通颗粒对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P<0.05;治疗后7天与常规组比较△P<0.05;治疗后14天与常规组比较▲P<0.05,■P<0.01;治疗后14天与通心络组比较★P<0.05。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3组患者治疗后SOD和MDA含量均有改变,3组患者SOD活性都有上升,其中脑络欣通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另外3组患者MDA含量都有下降,其中脑络欣通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常规组两项指标虽有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通心络组治疗14天后优于常规组(P<0.05),脑络欣通组治疗后不同时间、与另外两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