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盆栽试验设计: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固态发酵工艺及其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作用》

《表3 盆栽试验设计: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固态发酵工艺及其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作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固态发酵工艺及其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作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盆栽试验在盆口内径、盆底内径和盆高分别为30、25 cm和30 cm的陶盆中进行。盆栽用土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1.07、2.31、5.57 g/kg,pH 6.52,电导率0.313 S/m。试验设4个处理,如表3所示,每个处理设3组平行,每组10盆,共120盆。每盆移栽长势均一的水稻秧苗5棵。试验所用多粘类芽孢杆菌CH-23菌剂为麸皮培养物,含菌量为2×1010cfu/g,水稻秧苗移栽前,将菌剂与盆栽土混合均匀。水稻恶苗病孢子悬液的浓度为1×107cfu/m L,其施入方式为秧苗移栽后喷施。多菌灵悬浊液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800倍稀释液,在水稻恶苗病孢子悬液喷施2天后进行喷施。按常规方式进行栽培管理,观察记录发病株数和相对病斑高度,并计算病级、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病害分级标准见参考文献[10],病级、病情指数及相对防效按下述公式计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