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唐五代匣钵的烧成温度》

《表4 唐五代匣钵的烧成温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后司岙越窑窑址出土唐五代匣钵制作工艺初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对粗质匣钵中粗颗粒成分分析,得出如表1所示的化学组成平均值。从表1中可知,粗质匣钵中粗颗粒的主要成分是SiO2、Al2O3及Fe2O3,其中Si O2的平均含量高达93%,比表2和表3中后司岙窑址附近采集矿石和上虞瓷石的SiO2含量高得多。与浙江石英的成分对比可知,两者的SiO2含量都在90%以上且铝的含量以及其他氧化物的含量均很低。由此可知,粗质匣钵中的粗颗粒主要是一些石英颗粒。表2中的滤渣是把后司岙窑址附近采集的泥土通过多次淘洗得到的,滤渣中绝大部分是石英颗粒。通过分析可知,滤渣中的SiO2含量约为82%,远不及粗质匣钵中粗颗粒的SiO2含量高,滤渣中TiO2含量也高于粗颗粒,成分中Fe2O3等也不同。所以,可以推测粗颗粒为人为掺入。匣钵胎体太细腻会导致匣钵透气性与抗热震性能变差,在匣钵胎体中加入石英颗粒可减小匣钵的膨胀系数,提高抗热震性能,在还原焰烧成条件下能使用50次以上。[3]由表4可知,唐五代粗质匣钵的烧成温度普遍比瓷质匣钵的烧成温度高,这说明石英颗粒的加入可以改善匣钵的性能。因此,粗质匣钵制作工艺是和瓷质匣钵类似采用当地沉积粘土,但人工刻意掺入了石英质的粗颗粒,以提高匣钵的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