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各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活性比较》

《表1 各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活性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雷巴坦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无活性;“+”表示有活性;“±”表示活性不明确

亚胺培南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一样,通过与PBPs结合,阻碍细菌细胞壁黏肽的合成,破坏细胞壁结构,改变细胞质渗透压,从而导致细胞溶解,达到杀菌的作用[6]。与其他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他唑巴坦、克拉维酸和舒巴坦相比,雷巴坦与亚胺培南联合具有协同作用,特别是对KPCs和AmpC,亚胺培南/雷巴坦能抑制A类β-内酰胺酶如TEM型、SHV型、CTX-M型ESBLs和KPCs以及AmpC[7-8,14]。但是,雷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D类β-内酰胺酶(如OXA)及B类β-内酰胺酶(如MBL)的抑制作用较弱或者无抑制作用[9,12]。目前,雷巴坦的作用机制尚无明确报道,但因其化学结构与阿维巴坦相似,故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阿维巴坦类似[13,15-16]。相关研究比较了雷巴坦与其他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活性[9,17-20],详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