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植物根围AM真菌孢子密度和多样性指数》

《表2 不同植物根围AM真菌孢子密度和多样性指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极旱荒漠灌丛AM真菌与土壤因子相关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根围0~10cm植物间差异显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根围20~30cm植物间差异显著;*表示在0.05水平上同一植物根围0~10cm和20~30cm差异显著.

5种荒漠植物,合头草根围AM真菌孢子密度最多,其后依次为膜果麻黄、猪毛草、泡泡刺和红砂,合头草20~30cm孢子密度显著高于其他植物.0~10cm AM真菌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表现为膜果麻黄最高,其次为合头草,泡泡刺最低,泡泡刺显著低于膜果麻黄;根围0~10cm AM真菌均匀度为红砂>膜果麻黄>猪毛菜>合头草>泡泡刺.20~30cm AM真菌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表现为猪毛菜>合头草>膜果麻黄>红砂>泡泡刺,猪毛菜显著高于泡泡刺,泡泡刺根围AM真菌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最低,根围20~30cm AM真菌均匀度为猪毛菜>泡泡刺>红砂>膜果麻黄>合头草,猪毛菜显著高于膜果麻黄和合头草(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