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部分本草类文献对“薰草”性状的记载》

《表1 部分本草类文献对“薰草”性状的记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薰草名实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经过上文对“薰草”名称源流的考证可以得知,“薰草”的别名“零陵香”与“薰草”本身之间具有复杂的替代关系,两者在不同时期代表着不同或者相同的香草植物概念。结合表1可以发现,历代所谓“零陵香”的性状描述其实均来源于“薰草”,惟有《本草图经》中对植物功效的描述“今岭南收之,皆作窑灶,以火炭焙干,令黄色乃佳。江淮间亦有土生者,作香亦可用,但不及湖岭者芬熏耳”,以及《梦溪笔谈·补笔谈》中对植物形态的形象化描述“唐人谓之铃铃香,亦谓之铃子香,谓花倒悬枝间如小铃也。至今京师人买零陵香,须择有(零)[铃]子者。铃子,乃其花也,此本鄙语”,此二者乃是对“零陵香”的直接记载。再对“薰草”的性状作总结,其生于湿润之处(出自《名医别录》);叶如麻,对生,绿色(出自《南方草木状》);茎方形(出自《山海经》);花红(出自《山海经》)或紫色(出自《广志》),七月中旬(出自《本草图经》,农历七月即现今8月份左右)开花;果黑色;气味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