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清初至乾隆年间徽州人丁和平均田地》

《表7 清初至乾隆年间徽州人丁和平均田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明清徽州人地矛盾问题再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本表据道光《徽州府志》卷五《食货志·赋役》的“户口”(第4-6页)和“田土”(第11-14页)数据制作;2.优免当差人丁指优免见在乡绅、进、举、贡、监、生员一类的本身人丁及寄庄人丁,婺源还包括优免朱文公祠裔人丁;3.田地山塘折实田由原额实田、地、山、塘折成实田后相加得

为作比较说明,现摘录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甲表74《清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人丁及田地数(顺治八年至雍正十二年,1651—1734年)》的相关数据,进而算出顺康雍三朝相关年份的丁均田地,即:顺治八年(1651),丁口10 633 326,田地290 858 461亩,丁均田地27.35亩;康熙元年(1662),丁口19 203 233,田地531 135 814亩,丁均田地27.66亩;康熙二十年(1681),丁口17 235 368,田地531 587 260亩,丁均30.84亩;康熙五十年(1711),丁口24 621 324,田地693 034 434亩,丁均田地28.15亩;雍正十二年(1734),丁口27 355 462,田地890 138 724亩,丁均田地32.54。可见,在此84年间全国丁均田地在30亩上下浮动,总趋势是略有增长,故乾隆时全国丁均田地不会少于30亩。表7的相关年代虽与此无法完全对应,但仍能看出徽州丁均田地及与全国对比的情况。这里姑且以丁均30亩与表7的数据作比较。乾隆五十六年,徽州丁均田地9.6亩,为全国总数的32%。府中经商最盛的歙县、休宁,丁均田地更低,只有6.6亩、7.36亩,仅为全国的22%和24.5%,可见,清中前期徽州丁均田地远低于全国。另据梁方仲的统计,明代诸朝全国丁均田地在6.5~20.6亩间波动;清代顺康雍年间全国丁均田地则在27.65~33.44亩间波动。(2)明代徽州丁均田地在4.15~4.9亩间波动,和全国相比已有很大差距。清代康熙年间丁均田地虽升到9.47亩,但较全国丁均数却相距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