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各处理3种土壤水分入渗模型拟合结果》

《表2 各处理3种土壤水分入渗模型拟合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河套灌区不同掺沙量对重度盐碱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fc代表土壤稳定入渗速率;s代表土壤吸渗率;a指入渗开始后第1个单位时段末的累积入渗量;b表示土壤水分入渗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k代表衰减指数。R2为决定系数,RMSE为均方根误差。

为了进一步探索不同掺沙量条件下土壤入渗速率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各入渗模型的适用性,将入渗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利用Philip模型、Kostiakov模型和Horton模型3个入渗模型进行拟合,不同模型拟合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决定系数R2越接近1,表明方程变量对时间与土壤入渗速率的拟合程度越好;均方根误差RMSE越趋近于0,说明方程变量对土壤入渗速率的解释能力越强,模型的拟合度越佳。由表2可知,Philip模型的R2在0.933~0.997之间,RMSE在0.063~0.931 mm/min之间,说明Philip模型对时间与土壤水分入渗速率的关系拟合程度较好,土壤吸湿率s在6.465~22.16 mm/min1/2之间,s随着土壤掺沙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这是因为土壤掺沙增加了土壤的毛管孔隙,从而提高了土壤的吸水性能。稳定入渗速率fc在-0.157~-0.030 mm/min范围内,不仅与实际的fc符号相反,而且与真实值相差较多,说明Philip模型对重度盐碱地掺沙试验的适用性较低。Kostiakov模型的R2在0.993~0.998之间,各处理的RMSE在0.042~0.341 mm/min范围内,2个参数的拟合精度都较高,说明该模型对于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的拟合度良好。Horton模型拟合的fc过高,实际的fc在0.018~0.123 mm/min范围内,其模拟值与真实值不符。综上可知,Kostiakov模型适合于分析河套灌区重度盐碱地不同掺沙量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入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