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贵州影视产业的历史回响与未来景观》

《附表:贵州影视产业的历史回响与未来景观》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贵州影视产业的历史回响与未来景观》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美国大片来到中国,像吸金石风卷残云般短时间内就卷走了大笔资金,贵州影视产业发展最终也要通过文化符号艺术化来赢得经济价值。问题是我们如何开掘发展空间,从哪里开掘,怎样开掘?首先,是红色题材的开掘。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转折地,贵州红色资源相当丰富,很多红色题材需要进一步开发:强渡乌江、木黄会师、猴场会议等很多红色资源可以被深度挖掘,遵义会议也有很多小故事、小细节可以去做“小切口、深分析”,关键是创作者能不能从红色资源中发掘文化的增值功能。其次,贵州以生态立省,创作者要从民族生活中汲取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智慧。“生态智慧指向的是一种‘启蒙反思’,对现代性带来的后果,对科学理性、科学技术、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进行反思。”[4]如果能把贵州少数民族的生态智慧艺术地呈现给世界观众,将会为世界的生态难题提供应对之道。近年来,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影视创作人。作为东道主的贵州本土影视工作者,更应在传承文化和文化交流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民俗风情是最纯正的口耳相传的最原始的人类自身叩问,也是深入少数民族密部的钥匙。贵州本土影视人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第三,借助融媒体、微电影,集细流而成江河,多元探索贵州影视模式和创作风格。小众试水,小成本创作积累经验,多维度展现贵州影视资源,引进新技术、新智慧,利用大数据中心建设平台推广贵州影视产品。最后,要有国际视野和弯道超越精神。以丑丑为代表的贵州影视人已经在国际影视盛宴中崭露头角,贵州印记不断走向国际舞台。由丑丑编剧导演的《侗族大歌》,从2009年开拍,用了6年多的时间,2017年11月上演,已经斩获第22届加拿大维多利亚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特别大奖“新文化浪潮电影大奖”、第49届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最佳艺术指导奖以及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影展“最佳影片奖”和第11届法国巴黎中国电影节最佳民族电影导演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新人男演员奖。2015年11月,由北京十月天文化传媒、黔南报业文化传媒联合出品的电影《山那边有匹马》,荣获了第52届韩国大钟奖“最佳外国优秀故事片”;两天后,来自贵州凯里的26岁青年导演毕赣,凭借其长篇处女作《路边野餐》夺下了第52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桂冠,成为该奖项历史上最年轻的得主;贵州籍导演周浩也以纪录片《大同》问鼎本届“最佳纪录片”奖。这充分说明,贵州不缺乏创作人才,缺少的只是平台和出口,只要搭建好创作空间,贵州影视产业就一定能从边地走向影视世界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