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五种放射状路网数据比较》

《表1 五种放射状路网数据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世纪初首都建设中放射状道路格局的缘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假设图4中圆和正方形面积相等,且圆的直径为1,π取3.142。

1901年悉尼大学测量学讲师克尼布斯(G H Knibbs)则从几何计算的角度对几种放射路网进行数据比较(见图4),在《城市设计理论》(The Theory of City Design)的报告中通过在相同面积的平面内对比几种常见的几何形放射状道路方案,得出了圆形中的六边形放射状道路能够确保最大的通行距离优势的理想结论(见表1)。在实际应用中则倡导通过“径向矩形系统”进行城市规划,华盛顿就是径向系统与矩形相结合的一个绝佳的例子。通过矩形来平衡设计,仅在遇到地形起伏的区域,用曲线适当进行修改,能使人获得更好的方向感,也能使建筑充分利用地块面积;对于一些更为重要的核心区域可以不拘泥于六边形结构,用更多的放射线的交会来强调该区域宏伟纪念性的美学特征。除此之外,克尼布斯还通过澳大利亚当地夏至与冬至的阴影,确定了澳大利亚温带城市建筑较为合理的朝向布置:矩形街道系统的基本方向应该与整个温带的子午线倾斜45°,以此保证一个城市的建筑和街道一年中有尽可能多的阳光直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