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主要变量名称及描述性统计(N=31,2000—2016,NT=527)》

《表2 主要变量名称及描述性统计(N=31,2000—2016,NT=527)》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与经济发展效率——以劳动力要素城乡配置变化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作者计算得到。

鉴于样本容量等问题,使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选择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及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平均受教育年限根据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采用插值方法得到。第一步,对样本的面板数据进行基本的整理,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资本存量等折算为2000年可比价格。第二步,计算全要素生产率。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年度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就业规模和资本存量等三个变量,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1)测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年度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DEAP2.1程序完成全部计算。资本存量是用于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指标,采用永续存盘方法,具体计算过程如下:首先,使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将各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折算为2000年的可比价格,再将1952年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乘以10作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初始资本存量,然后根据5%的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投资的折旧额,最后把历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扣除折旧累计相加,得到的计算结果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年度的资本存量。2000—200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来自《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其中缺失的数据根据张军等[25]提供的数据进行补充,2009—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第三步,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全要素生产率、人均资本存量的自然对数。本文主要变量的名称、定义及全部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