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四类短时强降水物理量的平均值》

《表1 四类短时强降水物理量的平均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芜湖市短时强降水特征和风廓线雷达指标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短时强降水的发生与大气的热力和动力条件有关,大部分的短时强降水事件都是由深厚的湿对流产生,不同类型短时强降水也存在一定的物理量差异。表1给出了四类短时强降水物理量的平均值。分析可知,短时强降水发生时可降水量很大,基本都在58 kg/m2以上,且只有3次过程的可降水量小于50 kg/m2,说明湿环境下容易发生短时强降水。CAPE值基本在500—1 500 J/kg,为中等强度的对流有效位能,但具体到不同的天气过程个例,对流有效位能的值相差较大。零度层高度较高,基本在5 km左右;抬升凝结高度(LCL)层也在900 m左右。副高边缘型短时强降水各物理量指数明显偏大,特别是CAPE值要明显大于其他天气类型;而SI值较小,为-1.9℃,明显小于其他天气类型。故在副热带高压边缘时,高湿的环境下对流不稳定,更容易发生短时强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