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5—2015年不同海拔高度区间的站点平均短时强降水频次》

《表1 2005—2015年不同海拔高度区间的站点平均短时强降水频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疆暖季短时强降水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2给出了新疆2005—2015年5—9月短时强降水频次空间分布特征。总体来看,短时强降水频次的分布与新疆5—9月年平均降水量分布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北疆多于南疆,山脉坡面多于谷地和沙漠的特点。从5—9月累计短时强降水频次分布(图2a)可见,伊犁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西部及东部山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的温泉至昌吉州木垒一线的天山北坡、哈密市北部及西天山南坡沿山一带为短时强降水活跃区,其中发生频次最多的为天池站,达156次,其次为小渠子、昭苏、牧试站,分别为137次、114次、82次。这与钱勇等[28]人利用2013—2016年闪电监测定位系统(ADTD)获取的新疆闪电活动空间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新疆≥5.1 mm·h-1的短时强降水分布与闪电活动密切相关。从短时强降水频次分布的逐月演变来看,上述4站均为高频活动区,而这4个站点的海拔都接近2 000 m的高度。进而分析2005—2015年不同海拔高度区间的站点平均短时强降水频次发现(表1),海拔1 500~2 500 m站点平均短时强降水的频次最多,超过60次,其次是海拔500~1 500 m的区域,而2 500 m以上站点的平均短时强降水频次最少,不足10次。短时强降水在水平和垂直空间上的这种多活跃中心和不均衡分布特征与不同区域的地势分布密切相关,已有研究也表明新疆降水分布受海拔高度和地形影响明显[2,13],但受局地小气候或大气环流影响,不同区域之间海拔对降水的影响仍存在差异,北疆大部地区和南疆海拔1 200 m以下的站点年平均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趋势尤为显著[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