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前体在不同分解阶段的质量损失百分比》

《表1 前体在不同分解阶段的质量损失百分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沉淀过程对锰孔雀石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比较图4(b)中不同反应器制备的Mn含量25%的样品,可以发现4个样品的分解过程都可分为4个阶段:(1)表面吸附水和羟基基团的脱去(<200℃);(2)锰孔雀石受热分解生成铜、锰氧化物[19],同时在Cu-Mn界面中生成部分HT-CO32-(200~400℃);(3)铜菱锰矿分解放出CO2(400~480℃);(4)阶段Ⅱ中形成的HT-CO32-继续分解(480~550℃)。当前对铜锰前体分解过程的研究[15-16]大多只简单说明了第二与第三阶段的分解,而本文从第四阶段的分析特性中,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从图4中可以看到不同反应器制备的样品在后两个阶段分解峰强度差别较大,表1列出了不同反应器制备的前体在4个阶段中的质量损失百分比。对比各样品前体中锰孔雀石中的Mn含量可以发现,热分解过程中在阶段Ⅳ的质量损失占比与锰孔雀石中的Mn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说明锰孔雀石中的Mn含量越高,形成的HT-CO32+越多。从阶段Ⅱ的热失重比例可以看到,不同反应制备样品中锰孔雀石的含量变化并不是很大,但阶段Ⅳ的热失重比例变化极为显著,这说明第Ⅱ阶段的热分解过程中形成的Cu-Mn界面数量对锰孔雀石中的Mn含量非常敏感。最后,从阶段Ⅲ的热失重比例可以看出,不同反应器的样品中铜菱锰矿的含量差异也较为明显。对比不同反应器制备的样品在阶段Ⅱ、Ⅲ、Ⅳ中热失重的比例,可以发现这些数据与XRD分析结果一致,都与前体中锰孔雀石的含量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