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6年7月13日08时和20时西安站对流性天气物理量的表现和常用指标对比表》

《表1 2016年7月13日08时和20时西安站对流性天气物理量的表现和常用指标对比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陕西一次弱对流引发区域性暴雨的成因分析与预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另外,在长期预报服务过程当中,陕西当地形成了强对流天气的物理量经验指标(西安探空站的资料统计分析得来的),对比分析本次降水过程中物理量及其指标的表现(表1),可以看出,7月13日08时到20时,西安探空站大气层结相对较稳定,表现为K指数相对指标偏小10℃以上、SI指数相对指数偏大。当地白天中层升温,低层降温,导致850 h Pa与500 hPa的温差从08时到20时是减小过程,而且当天500 hPa湿度维持不变,而700 hPa及以下迅速增湿,虽没有形成典型的“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但从08时到20时,当地的对流有效位能增大较快,这是唯一能够说明当地有能量储备的参数变化。但很显然,这个能量储备只有400 J·kg-1。所以,与强对流天气个例对比,陕西暖区暴雨发生时,其K指数值比强对流天气指标偏低10℃以上,SI指数偏高10℃左右,中低层湿度的要求也偏低。说明了在暖区暴雨中,热量和抬升条件远没有强对流天气发生时要求那么苛刻,这与华南暖区暴雨研究得出的暖区暴雨的不稳定能量更容易被触发形成对流[17]的结论相似。故本次暖区暴雨过程中,物理量指标大部分套用不上也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