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6月7日赣州、厦门两站08时和20时探空数据》

《表1 6月7日赣州、厦门两站08时和20时探空数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一次强降水过程中两类暖区暴雨特征对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6月7日冷空气渗透暖区暴雨过程,整个江南区域都处于高空槽后减弱的西南气流控制下,整个片区形势比较具有一致性。在此前提下,参考临近的赣州08时探空资料(表1),K指数大于40度,沙氏指数小于-2,层结极不稳定,水汽动力都很配合,这时只需有一个弱的扰动,就非常有利于对流的发生发展。11时江西赣州气压降到989h Pa,明显低于周边,而气温31℃则明显高于周边,从风场来看,赣州附近存在一条低压辐合线(图4),正是辐合线的存在触发了赣州到龙岩北部暴雨的发生;08时到20时的湿对流有效位能CAPE变化很明显,从867.8J/kg下降到148.7J/kg,显然经历了一次不稳定能量释放过程,并且08时对流抑制有效位能(CIN)小,极易触发对流,随着能量释放之后,20时对流抑制有效位能加大,趋于稳定。对比当天未发生强对流天气的厦门站,从08时到20时K值增大,沙氏指数转负,湿对流有效位能(CAPE)剧增,对流抑制有效位能(CIN)减弱,极端容易触发对流,但最终还是缺少一个触发因素(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