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15年花桥村每个村组贫困人口、扶贫方式》

《表2 2015年花桥村每个村组贫困人口、扶贫方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旅游扶贫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甘肃省康县花桥村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花桥村村委会整理而得)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有效性不在于谁是乡村旅游开发的核心力量,而在于是否通过合理安排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利益分配中的权利与地位,构建行为监督和利益约束机制,达到和谐的利益分配格局,实现乡村旅游开发共同决策和集体福利[28]。在花桥村8个合作组中,花桥组拥有景区独特地域优势,而从整体受益机制来分析,花桥组也获得了最大的利益收益权。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在花桥组5户贫困户中,每户至少获得2项帮扶措施,而相对于其他七个组所得到的帮扶措施较为单一,其中33户得到一项帮扶措施,24户贫苦户得到了2项帮扶,1户得到3项帮扶措施。从贫困发生率来分析,花桥组贫困发生率仅为8%,低于全村贫困发生率19.1%,而其他各组平均贫困发生率为31.39%,高于全村贫困发生率4.29%。花桥组贫困发生率低而扶贫方式多,受益机制好,而其他七组贫困发生率高,而扶贫方式较为单一,使得旅游扶贫的普惠性大大降低。从地理区位分析,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之中难度较大,无法直接从中受益。乡村旅游的开发也加剧了乡村内部的贫富差距,乡村精英率先以乡村旅游开发为契机,兴办农家乐、乡村客栈等,迅速从乡村旅游开发中受益,而其他能力较弱的村民则无法参与收益较高的旅游活动,很难分配到更多的乡村旅游发展成果。这就加剧了村社之间、村民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和村民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