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4版WHO良/恶性成釉细胞瘤分类》

《表1 4版WHO良/恶性成釉细胞瘤分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7年WHO成釉细胞瘤新分类的逻辑性与临床指导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成釉细胞瘤的认识最早可追溯至1879年,由Falkson首先描述此病,1885年Malassez称之为釉质上皮瘤(adamantinoma)或牙釉质瘤(adamantoblastoma)。直到1930年,Ivy和Churchill正式命名为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并一直沿用至今。20世纪中期,Pindborg和Clausen认为牙源性肿瘤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上皮和间充质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据此提出分类,其后逐渐发展演化为1971年的《WHO牙源性肿瘤、颌骨囊肿及其相关病变的组织学分类》(第一版)[2],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统一的、公认的命名体系和分类标准的出现,随后一些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点的成釉细胞瘤陆续被报道,例如1975年Singh等报道的棘皮瘤型成釉细胞瘤,1977年Robinson等报道的单囊型成釉细胞瘤(unicystic ameloblastoma)以及1984年Eversole等报道的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desmoplastic ameloblastoma)等。1992年WHO更新并发布了《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型》(第二版)[3],首次对成釉细胞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分型,需要指出,第二版并未对成釉细胞瘤临床亚型进行分类。2005年《WHO头颈部肿瘤病理学与遗传学分类》(第三版)再一次对牙源性肿瘤分类进行修订,首次使用复数词“ameloblastomas”表述成釉细胞瘤,体现了肿瘤命名内涵的多样性,新增良/恶性成釉细胞瘤的临床亚型分类,并认识到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独特表现[4]。新近《WHO头颈部肿瘤分类》(第四版,简称“WHO新分类”)在2017年1月发布[5],新分类以“简明(simplicity)、实证(clinical relevance)、科学(scientific validity)和实用(utility)”为指导原则,对成釉细胞瘤分类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6,7],见表1。除了WHO分类外,较为大家所认可的成釉细胞瘤分类还有Gardner分类和于世凤分类,二者的共同特点是将成釉细胞瘤分为一般型、单囊型和外周型3大临床亚类。